廣州已有8203個小區完成樓道撤桶 撤桶率達98.2%
發布時間:2019-12-12 編輯:廣州日報
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居民知曉率由原來的62%提高到92%,參與率達到76%;全市日均資源回收量增加到8000噸;全市8354個居住小區中,已有8203個完成樓道撤桶,“(樓道)撤桶率”達到98.2%……廣州垃圾分類開展至今,成效越見明顯,各項最新出爐的數據也達到了近年來最佳水平。
垃圾分類工作順利推進的背后,是廣州垃圾源頭減量成效明顯——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6%;也是普通市民日漸養成的生活習慣——每天在家將垃圾分好類,提到樓下定時定點投放;更是市民進一步提高的環境保護意識——在公共場所不隨地扔垃圾,投放垃圾自覺分類,以實際行動愛護美麗家園。
環保意識提高了:煙花晚會后巡檢清潔工“白走”一趟
如果說垃圾分類讓廣州各項考核取得了靚麗的成績是表面現象,那么市民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文明素質的增強,則是內在根本性的一大轉變。
“如今走在廣州大街小巷,幾乎看不到有人會隨地扔垃圾!痹趶V州有著16年青年志愿者經驗的張曉東說,他見證了廣州城市環境的點滴變化,不少過去臟亂差的地方,如今已“改頭換面”變得干凈整潔!跋裉旌勇,過去人多車多,不少地方環境衛生差,垃圾隨手扔的現象也有。但如今,經過改造升級的天河路,設計了行道樹景觀,護欄上鮮花朵朵,人行道整潔干凈,人行道車行道分隔科學有序,一路上還有雕塑小品!睆垥詵|說,地面一天下來也能保持很干凈,“我親眼目睹過不少市民還自帶垃圾袋,將紙屑或包裝袋等垃圾自行裝好帶走!
“環境的改善,歸根到底是人們素質和意識的提高,對美好生活環境的追求!睆V州城管部門一名負責人跟記者分享了一個小細節,在今年國慶煙花晚會上,數以萬計的市民來到珠江兩岸觀看,城管部門按慣例提前安排了清潔工人準備晚會結束后清潔沿路垃圾!暗聦嵣,我們的擔心是多余的,整晚下來隨地扔垃圾的現象幾乎沒有,沿路巡檢衛生的清潔工人也只有‘白走’的份,人們都很自覺地將垃圾投入垃圾桶里。但即使這樣,附近垃圾桶垃圾量也沒有因為人流量增多而暴增,我們觀察分析,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許多人都自覺把垃圾帶走了!痹撠撠熑苏f。
“我們在提倡垃圾分類的同時,也在追求更加文明、更加環保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,我想這是垃圾分類這項工作帶給我們最珍貴的意義!睆垥詵|說。
分類習慣養成了:每天多了分類和投放兩個環節
“菜梗湯渣放入餐廚垃圾,用袋子裝好,晚上就提到樓下的定點分類垃圾桶投放!睆11月開始實施樓道撤桶、定時定點投放垃圾的信華花園,居住在這里的倫先生對此別提有多高興,“我們一家就等著樓道撤桶的這一天,真真正正去做好垃圾分類!眰愊壬f,如今他們一家人已經做好準備,在廚房里擺放了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兩個分類垃圾桶,可回收垃圾則存放在家里另一角落,當達到一定量時,就拿去可回收垃圾處理點。
倫先生說,其實垃圾分類并不難,也不是多麻煩的事情,每天在投放垃圾時多留個心眼就可以了,“每天的生活做一個‘加法’,就是多了分類和投放這兩個環節,在家分類好,拿到樓下投放,就這么簡單”。
從樓道撤桶第一天開始,倫先生說他的生活習慣已經開始發生了轉變,在家做好分類,晚上下樓分類投放,逐漸成為了他的日常習慣!盀榱死诸,生活習慣無可避免要改一下!彼芨吲d迎接這些轉變,而他也全程關注著小區分類情況,讓他驚喜的是,小區里和他一樣生活習慣發生改變的居民還有很多!拔覀兠看蜗聵堑估鴷r都會互相交流一下垃圾分類的經驗,發現原來垃圾分類大家‘各顯神通’,有的是在適應新生活,有的是在改變生活習慣!眰愊壬f。
在海珠區海幢街恒龍苑小區,樓道撤桶后樓道衛生大有改善,居民生活環境變得更加好了,大家都很開心!叭缃裨诩易龊梅诸,晚上到了垃圾投放時間,大家就會提著垃圾下樓分類投放,人多的時候,還會出現排隊倒垃圾!本用駨埮啃χf。
據廣州市城管部門數據,全市已有8203個完成樓道撤桶,“(樓道)撤桶率”達到98.2%。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居民知曉率由原來的62%提高到92%,參與率達到76%。接下來,將積極穩妥推進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投放,盡快完成余下的151個居住小區撤桶工作。
垃圾量變少了: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6%
垃圾分類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資源可回收再用,減少垃圾中的餐廚和水分等物質,減少終端垃圾的處理量和最終填埋或者焚燒量,實現環境保護。
廣州市最新數據顯示,目前全市日均資源回收量增加到8000噸,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6%,源頭減量成效明顯。
以番禺區方圓云山詩意小區為例,在實施生活垃圾精準分類樣板小區試點工作以來,垃圾減量效果非常明顯,5月份垃圾減量27.52噸,其中包括了餐廚垃圾22.3噸,各類回收垃圾5.18噸。到了7月份,垃圾減量28.2噸,其中餐廚垃圾22.77噸。
番禺區大龍街城管科垃圾分類辦公室負責人劉桂珍說,目前小區一共9棟居民樓、共760多戶人家,分別在每棟樓一樓設置了定時定點投放點,方便了居民投放垃圾,如今小區每天分揀的餐廚垃圾約有960升,比開展分類試點前的750升,有了較大幅度提升,“餐廚垃圾分類得越多,其他垃圾量就會越少,這也是等于減少了小區所需要的其他垃圾處理費開支,幫小區物管省錢了!眲⒐鹫湔f。
除了前端市民積極投入垃圾分類、垃圾分類減量效果明之外,廣州市也在大力興建現代化終端處理設施。
廣州城管的最新數據顯示,目前全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增加到1.55萬噸/日,生化處理能力提高到3800噸/日,形成了“焚燒為主、生化為輔、填埋兜底”的處理格局。目前廣州有7座資源熱力電廠,3座餐廚垃圾處理廠,生化處理能由1000噸提升到3800噸。到了2021年至2023年,廣州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逐步提高至每天3.3萬噸,餐廚垃圾每天5000噸,基本可實現垃圾零填埋。
接下來,廣州市還將強化補齊短板,強化分類收運管理,嚴格落實生活垃圾專桶專運、專車專運、專線專運,確保分類收運體系規范運行,堅決杜絕混收混運。同時,按照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時間節點計劃,全面啟動資源熱力電廠和戰略儲備填埋場建設各項前期工作,加快推進第四至第七資源熱力電廠二期等項目建設,全面提升垃圾分類處理能力。
相關產品
返回頂部